 | 广告资讯 | | |
这些观点也在任正非接受英国《金融时报》时的相关说法中得到印证。他表示:首先,鸿蒙系统的产生,本身并不是为了手机用,而是为了做物联网来用的,比如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因为它能够精确控制时延在五毫秒以下,甚至达到毫秒级到亚毫秒级。第二,我们希望继续使用全球公用开放的手机操作系统和生态,但是如果美国限制我们使用,我们也会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最关键的是建立生态,重新建立良好的生态需要两、三年左右的时间。我们有信心依托中国、面向全球打造生态。一是中国市场就有庞大的应用,相比所有互联网软件,我们的系统时延非常短,如果有的人认为在这个短时延的系统上应用得很好,就会迁一部分业务到华为来;二是,中国大量做内容的服务商渴望走向海外,但是走不出去,它们搭载在我们的系统上就可以走出去。
可见,任正非(和华为)其实对于鸿蒙操作系统有着清醒的认知。一方面他对鸿蒙有充足的自信,但另一方面也承认鸿蒙在操作系统生态方面的不足;同时,华为也会继续使用公用开放的手机操作系统和生态,而鸿蒙是个备用的角色。在华为对于鸿蒙操作系统的具体部署方面,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它所面临的外部境况的变化。
如说,一开始华为旗下的Mate20等机型被Google移出了Android?Q测试名单,但两周之后名单恢复,而Google方面其实也在积极争取与华为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G20峰会之后,特朗普的一番关于华为的表态实际上是对此前打压态势的一种缓和,某种程度上这也减轻了鸿蒙操作系统推出的急迫性。
值得一提的是,据路透社前几天的报道称,对于是否能够在接下来推出的智能手机上恢复使用Google的Android系统,华为方面表示正在等待美国商务部的指示——无论如何,情况都还在不确定之中,而华为也要做好两手准备。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