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与科赫联手 重塑美国外交还是反特朗普?
左翼金融巨鳄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和右翼能源巨头查尔斯·科赫(Charles Koch)对美国现代政治的影响力是鲜有争议的。两人分别是民主党与共和党的主要赞助人,此外还控制着从智库到非政府组织等互相关联的政治网络,索罗斯通过其“开放社会基金会”推进其左翼进步主义主张,而科赫通过其建立的“美国繁荣”(Americans for Prosperity)、卡托研究所,以及赞助传统基金会等来传播保守自由主义思想。
根据6月30日《波士顿环球报》的报道,他们两人将合作为一个新的智库提供资金,这个名为“昆西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的智库表示将推动结束“美国无休止的对外战争”并追求国际和平。在其官方网站的声明中其引用了前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的名言:“(美国)不会在海外寻找怪物去消灭”,研究所的名字也取自于他。
索罗斯和科赫的联合首先就是不同寻常的。前者呼吁加征富人税,倾向于大政府,经常批判传统资本主义,并建议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而后者支持减税和有限政府,并是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拥护者和气候变化的怀疑者。《华盛顿时报》对此评论称,这相当于特朗普(Donald Trump)要求奥巴马(Barack Obama)担任他的国务卿。
但据“昆西研究所”的声明,为了“重塑美国外交政策”,它呼吁“志同道合的进步人士和保守派”一同行动,支持以“外交接触和军事克制”为核心的外交政策。看起来,索罗斯与科赫至少在反对海外军事干预上达成了某种一致。
《独立报》引用历史学家Stephen Kinzer,其曾与研究所的创始人对话,称这个机构将会支持“回到2015年的伊朗核协议,将美军从阿富汗和叙利亚撤出,并对俄罗斯和中国采取更少的对抗措施”。
《波士顿环球报》称,“昆西研究所”将在9月正式启动,计划在2019年底之前发布四份报告,为中东和东亚局势提供两种替代方法,一种是“结束无休止的战争”,一种是“外交政策的民主化”。
这个由索罗斯和科赫赞助的研究所似乎在建议美国采取更加温和和渐进的外交政策,其核心诉求是反战,但同时也在其声明中加入了反对对外干预的观点:“军事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保卫美国的人民与领土,而不是扮演国际警察。”
尽管这些愿景值得肯定,但它能否在美国的主流舆论下发挥出足够的影响力,并证明自身可以使华盛顿的决策者听从建议,这仍然是个很大的疑问。特朗普任内,他尚未实现将军事部队撤出中东的愿望,与此同时,国内的鹰派反而推动美国陷入了与委内瑞拉和伊朗的激烈争端,前不久,美伊之间甚至有升级至军事冲突的风险。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美国主流媒体,还是最近刚展开辩论的总统候选人,似乎都对“反战”缺乏兴趣,更不用说“反对外干涉”了。唯一将反战作为竞选核心标签的民主党候选人加巴德(Tulsi Gabbard),民调支持率仅在1%左右,也并没有引起主流媒体的兴趣。
而且,索罗斯和科赫“反军事干涉”的立场也实在值得怀疑。众所周知,索罗斯资助了许多参与“颜色革命”的非政府组织,在中东欧等地区的国家煽动革命,他也是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的主要赞助人,这个理事会一直在推动对俄罗斯施压的升级。至于查尔斯·科赫,他赞助的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EI)则一直是对美国在中东强硬干预的鼓吹者,并主张对中国加大施压,更不用说,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早就被称为“科赫的国会议员”,依靠科赫家族才赚取到了如今的地位和财富,而他则是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推手和朝鲜半岛和平的阻碍力。
这两个亿万富翁是否真心拥护和平难以猜测,但他们确实不满现在美国的外交政策,直接地说是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索罗斯称特朗普将会“毁掉全世界”,科赫虽然是共和党的金主,但并没有在2016年支持特朗普并已经表态2020年也不会支持他连任。作为超级企业的拥有者,他们大大受益于全球化,而特朗普的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显然已经让这两人失去了所有耐心。
事实上,在2020总统大选刚刚开始之时筹备这样的智库,时机也算得上微妙。资本与民粹相搏,特朗普能否守住总统宝座,并继续破坏世界秩序和美国价值,还值得进一步观察。
「版权声明:多维客是一个汇聚各方言论的平台,所述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有侵权文章或者图片,请立即联系我们。」





2019-07-03 22:0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