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告资讯 | | |
戴着“共和国长子”桂冠的垄断型国企,必定会在经济上一枝独秀,表现亮丽吧?
恰恰相反,中国的国企以权力寻租,腐败猖獗,生产力低下,盛产“僵尸企业”著称。2008年到2018年,中国的GDP增长了142%,但生产力效率不但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上涨而水涨船高,反而大踏步地下降。2008年,中国企业平均每一万元投入可以得到一万元的产出,到了2018年,3.5万元的投入才能得到一万元的产出。
因为这10年是国进民退的10年,生产力低下是国企挥之不去的标志性衍生物。
在国家行政干预和垄断经营条件下的竞争,其结果并不是优胜劣败,而是劣币逐良币!
在自由市场的法典中,“中共模式”开疆拓土的第二步曲叫做“倾销”,第三步曲叫做“垄断”,全是非法的,是要受到严厉惩罚和被取缔的。
垄断经济,是健康的、自由的市场经济之癌。
必须指出,美国反垄断不是仅仅针对中国人的。对美国人,对美国公司,也完全一视同仁。
从1890年的《谢尔曼法》伊始,反垄断法的实践在美国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在美国和西方,搞垄断不但会被处以巨额罚款,还会被大卸八块。埃里克森美孚和AT&T被反垄断法拆分就是大名鼎鼎的案例。这次中美贸易谈判的核心,是所谓“结构性改变”,即老美希望改变“中共模式”的国家(政权)资本主义性质,垄断经济性质。
中共拒绝了这一点。中共不偷、不抢、不骗,也就不是中共了。
3、也谈“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必有一战吗?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两强冲突会如惊雷怒涛般不可驭遏地升级,最终奔向全面战争。
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中对雅典和斯巴达战争的原因作了深入探索。
这是古代地中海世界的一场世界大战:以斯巴达为首的守成的专制城邦集团和以雅典为首的新兴的民主城邦集团强强对决,勾动天雷地火,两大阵营展开长达30年的生死博弈。这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后,曾经如此辉煌的整个希腊文明曲终人尽,写下了悲情的休止符。
借助“修昔底德陷阱”的理论,中共国的反美鹰派描绘了一幅世界老大绞杀世界老二的惨烈图景,构建了非常完整的世界阴谋图谱。
中美贸易谈判崩了,当代义和团在怒吼。他们宣称“中美必有一战”,号召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和美帝决一死战,“打倒特朗普,活捉伊万卡”。
靠当代义和团能救中国吗?一百年前义和团给清政府带来的是火烧圆明园、辛丑条约等国耻!最后连慈禧太后都明白了义和团靠不住,救清政府还得靠立宪。
21世纪的中共党国领袖们治国理政的智商不应当在慈禧之下吧?
其实艾利森研究“修昔底德陷阱”,并没有把两强相争导致战争作为一种历史的宿命。艾利森的着眼点在于:“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不是倡导绥靖,也不是鼓吹战争”,“只是用一个可能性,选择去创建一个对多样性更包容的安全世界秩序”。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挑战大英帝国霸权的有两大新兴强国:德国和美国。它们的GDP都直追英国。德国和英国为争夺现有生存空间,为了海外殖民地体系的博奕打得死去活来,掉进了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引爆了两次世界大战。
美国虽然和英国也有激烈摩擦,一度竞争几乎变成军事冲突,但最终有惊无险,与战争擦肩而过。美国在经济上独辟蹊径地开辟了新的工业革命的道路,没有引起两强正面冲撞;而且在外交上,军事上韬光养晦,提出门户开放,利益共享的反殖民主义外交,避开了剑拔弩张的帝国主义殖民地争锋,最终和平地完成了世界第一霸权的接力和接棒。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